勿忘勿忘,为何勿忘?

(原文写于12.15)

  其实关于这一问题,笔者还有一些关于战争本身的想法,因为与本文主题联系稍远,在行文中不便展开,不过下面这首曲子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作者对于这一问题的想法。听者可以自己体会。

  这首曲子是曲作者为了纪念6.25朝鲜战争而写下的,它的名字为《No Geuri(不再遗憾)》,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思考。当你阅读下面的文字的时候,不妨也听一听这首歌,也许你也会有一种站在一片废墟上思考战争的感觉。(视频是daydream的一整张专辑,但是作者通过处理让视频从No Geuri开始播放)

  国家公祭日已经过去两天了。在纪念日的当天,朋友圈里满满的都是大家对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哀悼以及勿忘国耻的警句。每一个国难日上,朋友圈的转发似乎也是一种常态,这确乎表明,我们的爱国教育做得越来越好了。

  然而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三个月前的九一八,那一次我也和诸位一样在朋友圈里转发着相关的文章,喊着勿忘国耻的口号。但是这一次我没有选择在朋友圈发声,是因为我想到了一些事情——当我们在一个个纪念日上发着“勿忘国耻”之类的话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国耻国难“不敢忘,不能忘”,亦或是怎样才算是真的“没有忘”?

  惨烈的战争,不堪回首的国耻,这是一个国家的伤痕。如果我们只是一遍一遍揭开伤疤让自己痛上一次,那除了一遍一遍的痛之外我们还能收获到什么?如果只是一遍一遍的痛,那还不如不要揭开自己的伤疤,反而能少许多心灵上的痛苦。所以,我们一遍一遍强调“不敢忘,不能忘”,是为了痛定思痛。我们中国的国歌一向是我最喜欢的国歌,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是我的祖国,而且是因为当大多数国家的国歌都在赞美自己国家的美好的时候,中国的国歌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危机感的重要,无时无刻不在警醒它的子民要快马加鞭的努力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我们回忆曾经的痛,是为了以后不再痛。“勿忘国耻”不是一种自我惩罚式的伪努力,也不是一种仅仅出于作为中国国民的良心而不得不表现出来的爱国,对于习惯了安稳生活的现代人,它是一个警钟,也是一种激励。曾经的国耻国难会告诉我们,和平才是最难维护的,谁放弃了继续发展,谁就是在自断活路。

 之前我也见过一些过度民族主义和仇恨主义的言行,因为某人买了日本车就往别人的车上扔鸡蛋西红柿,又或者是在国耻日上大骂日本。即使是没有如此极端的言行,一些忽视真相的盲目爱国主义也仍是普遍问题,比如盲目的吹捧自己的国家而打击别人对其他国家的优势的客观分析,又或是想当然的以为中国已经强到无所不能以至于忘记了在某些领域我们还仍处于追赶阶段。

  然而,仇恨与盲目爱国都绝不是中国主张它的子民该做的事情。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后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有不少都曾在旧中国时期侵略欺压中国,比如日本、美国等等;而另一方面,对于日本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这一暴行的行为,中国也坚决反对,并努力搜集历史资料还原历史真相。我们中国儒家讲以直报怨,既不对别人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彻底一笔勾销,也不会因此而对别人一辈子记恨在心,只求一切恶行都能得到合理的下场,留得清白。而我们勿忘国耻其实也是一样道理,我们勿忘的不是“国仇”——实际上仇恨对于自身发展也是一种无谓的限制。我们勿忘一方面是为了激励自己,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事实真相存留于世而免于作恶者的篡改抹杀。

  可能是因为一些媒体的爱国宣传做得实在过度,以至于我们的国民现在很容易陷入一种跟风的狂热,以至于忽视了从事实和本源出发思考这些爱国行为的意义,更没能掌握好表达爱国之情的分寸。各位读者不妨自己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在朋友圈转发的那些文章以及喊出的那些口号,是不是也多少带了一点点跟风的成分?如果没有人转发相关的推送,是不是甚至不会记得公祭日的到来?你是否会在不了解事件的真相的情况下就随大流的赞美祖国而抨击他国?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你确乎需要好好想一想了。爱国不是无脑的狂热,更不是因为身份而被迫履行的义务,而是发自内心的主动且理性的对祖国的认同与热爱。

  中国向来提倡理性,追求真善美,她当然也会希望她的人民也能如此。勿忘国耻原本是每个国人的责任,然而我们要的是真诚而理性的铭记,以及铭记之后的努力奋起。

  免去跟风,免去记仇,免去盲目,理性而真诚的铭记曾经的国难家仇,你会真正觉得自己在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