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淯水吟》谈起——经典何以成为经典?

  不知道各位朋友们是否看过当年央视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如果各位看过,再看看如今翻拍的各种版本,大多会感觉,尽管没有优秀的特效,但90年代的经典似乎是后人永远不可逾越的存在。作为一个三国曹操迷,我曾经十分认真地把三国的曹操部分读了十遍左右,同时又把93版的《三国》曹操部分看了很多遍。每一次看,都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甚至还能再发现一些以前未曾注意过的动人细节。下面要谈的《淯水吟》便是其中之一。

“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君爱一时欢,烽烟作良辰。含泪为君寿,酒痕掩征尘。
灯昏昏,帐深深,浅浅斟,低低吟。一霎欢欣,一霎温馨,谁解琴中意,谁怜歌中人?
妾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亲?薄酒岂真醉,君心非我心!今宵共怡悦,明朝隔远津。
天下正扰攘,四野多逃奔。须臾刀兵起,君恩何处寻?生死在一瞬,荣耀等浮云。当君凯旋归,能忆樽前人?
灯昏昏,帐深深,君忘情,妾伤神!一霎欢欣,一霎温馨,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

  这首插曲的歌词从形式上看颇得中国诗词的风韵,甚至读来还有点古诗十九首的味道。这在许多古风歌曲里面也是常见操作。但是,这首插曲却采用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当所有的读者把目光集中在张绣不堪其辱的报复行动时,王健老师却把目光集中在“邹氏”这样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色上,以她的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乃至天下纷乱的时局。战争永远都是高层政客们的游戏,而在战争中被迫流离而不知所往或者只能寄人篱下的小人物却反而被历史遗忘,然而他们才是每场战争最凄惨的牺牲品。他们渴望被保护,渴望能安安稳稳,遇到一人,然后将平静的幸福延续到终,可是战争让这一切成为了奢望。

  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不妨也试着从邹氏的角度理解她周围的世界。在邹氏眼里,曹操是个怎样的人?于她而言,曹操是淫威者,还是她以为的悦己者?这是一个或许得不到答案的谜题,因为谁也无从考证,但是换个角度思考一段历史,可以让你看到以前看不到的事情。如果邹氏眼里的曹操是个淫威者,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无辜卷入战争的人们的心伤与无奈;如果邹氏眼里的曹操是她的“悦己者”,那么对于南征北战同时又后宫佳丽三千的曹操来说,她大概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亦或是曹操在一场战争中征服了某人的象征。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能感到一种深深的可悲与辛酸。

  与此同时,如果这首歌只是邹氏的内心独白,那词作者对邹氏内心的虚构又未免显得无凭无据而且与主题脱节。于是另一个妙笔出现——明写邹氏,实哭典韦。这一观点在后来曹操前往宛城淯水之畔祭奠亡灵的场景中便有佐证。“美人喻”实在是个人们再熟悉不过的手法,以夫妇喻君臣,不得不说对于现代的词作者来说算是得了离骚的一点韵味。当英雄在外驰骋疆场,而枕边之人不过人生过客之时,女子仍然矢志不渝;当君王在外开天辟地,而身边臣子也难免沦为博弈棋子之时,忠臣也愿为知己者死。这样令人动容的执念,于邹氏莫不如是,对典韦又何尝不如是?当曹操沉浸于胜利之中醉眼朦胧,外面却在酝酿一场暗中的报复。一次得意忘形,赔掉了曹操最爱的长子,赔掉了曹操喜爱的侄儿,赔掉了一员大将,还赔掉了一匹良马。即便如此,当主公身陷重围之时,为将者却仍要以死护主。这可以算是一种身不由己,也可以算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信念。这样一来,歌词就没有脱离宛城之战的情节核心——典韦护主,反而还将典韦的形象做了深化和升华。

  于是,三国之中我自认为最唯美的战争场面出现了——沉浸胜利不知危机的曹操耽于美色,醉眼朦胧,一时间暴跳如雷;外面烽烟四起,刀剑相鸣,酝酿已久的报复终于爆发;典韦大惊而起却失却双戟,提起两个士兵徒手拼死抵抗,最终被人背后一枪毙命;战火烧到大帐,将士惊慌跑入请曹操离开,而邹氏仍在低吟浅唱,仿佛战火刀光都与她无关。我只能说,没有哪一部剧,能够把这样混乱的战争场景拍得如此艺术,拍出如此忧郁而深刻的美。它不是一种单纯的场景复现,而是融入了制作者对于历史,对于战争,对于时局,以及对于芸芸众生何去何从的思考。这样的场景,这样的金曲,怎能说它不经典?

  记得当时看《红楼梦》的拍摄花絮,我吃惊地发现团队的导演、编剧、演员,人人的第一门功课便是读透红楼梦,请来了不知多少红学专家来做培训,拍完之后每个人都成了半个红学家。说到这里,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就已经不言而喻——经典源于用心与深入。如果你甚至没有完整的读过一遍名著,那你就不要指望你翻拍的作品成为经典;如果你即使读完也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你的作品也休想打动他人。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文学艺术,对一切事情都是成立的。如果你希望你可以有一个不朽的作品,那请先静下来,全心的投入其中,把自己的思想交给它,总会有更多高贵的灵魂被你打动的。